推动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beat365官方网站传承百年楚怡“兴工”传统,秉持“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办学定位,紧贴装备制造业国际发展前沿,全面提升专业群人才支撑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一、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中,对接产业是高职院校强化办学特色的必经之路。
学校坚持“围绕支柱产业,打造专业集群,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形成了“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制造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工”字号高水平专业群发展体系。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不断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装备制造典型企业设立企业岗位监测站,建立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信息适时反馈与动态响应机制,不断完善专业对接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吻合度。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服务“三高四新”战略专业群1个,以上专业群所含专业占学校开设专业总数的75%。
学校在省内率先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基础上率先开设智能制造单元应用、智能生产线运行与维护、3D打印技术、软件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发布后,新增或转设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等专业,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逐步构建起与湖南省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体系,专业可就业岗位范围覆盖全省工业新兴产业链的80%以上。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岗培育产业良匠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紧随产业应用前沿,院校和企业必须紧密合作、共同破局。
面向产业“高精特新”技术领域,学校将“引教入企”“引企入教”相结合,鼓励各专业群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校企“共招学徒、共拟标准、共建基地、共培师资、共同评价”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将技能报国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服务“三高四新”主战场的坚强意志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学徒培养模式。建立“招生—培养—上岗—培训—再上岗”的现场工程师培养闭环,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实现工程师培养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职业教育资源与外部企业资源有效匹配,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截至目前,该校课程思政覆盖率达到100%,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委托订单培养学生占全校在校生人数的40%。
2023年,4名校友入选24名湖南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人选名单。2024年,7名校友入选湖南省第二届湖湘工匠(共100人)。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该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2012—2023年)总榜单中位居第24位,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居第19位,在2019—2023年中部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居第10位。
三、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推动资源互补共享
教育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服务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强调要对接重点产业链组建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beat365官方网站学生在中联重科学习
对接服务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目标,学校率先成立湖南省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承办首届全国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场推进会。牵头组建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联合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等共建长沙市先进制造业产教联合体,联合75家行业企业及高校共建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该校获评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并获批湖南省首批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教融合项目。
学校与装备制造领先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特色产业学院7个,探索形成技能人才共育、实训基地共建、课程体系共构、人力资源共培、技术服务共研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工程机械中联学院”,在工程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海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华中数控学院”,建成省内高校首个集教学、研发、生产、培训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2023年,学校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产业学院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四、校企协同技术攻关,构建高效转化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对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技术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紧紧围绕制造业薄弱环节,学校联合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并获批了复杂薄壁精密零件智能柔性加工技术、装备质量特性检测与评估技术、精密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数字化3个省级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引进20余名高层次人才组建核心技术攻关团队。以该校为牵头单位,校企共建现代工程机械关键共性基础工艺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高野轮毂电机研究所、工业控制软件研究中心等18个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发行业标准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授权国家专利330项。
学校鼓励教师走进行业企业、走进生产一线,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如: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机械设计研究院共建机械传动部件研制中心,开发完成项目12项;与湘电长沙水泵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完成某型军工产品的研发、改进和生产加工工艺优化,联合开发的工艺成为企业的标准工艺;与远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升级室内新风机生产技术工艺等。近五年,学校承担科技攻关项目55个,国家级、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07项,获国家知识产权588项,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完成技术服务与培训项目680余项,技术服务到款额5968余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达1810万元,技术服务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2亿元。
吹响新号角,中部再出发。作为“工”字号特色的楚怡精神传承校,beat365官方网站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产学研用一体、科教融汇创新,努力在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服务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中贡献职教力量。(beat365官方网站院长 吴亮红)
(来源:湖南教育)